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在康复专科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并成功建立起了各自的康复医学专科信息化管理平台案例与康复医学专科医联体试点。这样的大环境,既是对康复医学专科发展的支持也是对医联体建设的激励,同时为康复智慧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交大一附院大兴善寺院区正式开诊,标志着内地公立医院和佛教寺院在医疗模式上的首度合作,探索建立“佛”“ 医”结合并重,康复医学为主,人文临终关怀的新模式。也是深入实践公立医院改革,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积极破解医改难题的创新尝试,使城市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外延和下沉迈更加接近群众需求,对于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推进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着力解决医疗机构发展不充分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矛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目前IT技术的日趋成熟,SOA技术、SAAS应用模式的出现、无线网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技术上、经济上使得此项建设现实可行。同时,随着云计算技术不断地运用到医疗信息化的实践中,基于云模式的康复患者全生命周期云管理平台必定能在此基础上取得更好地成效。
交大一附院康复医院特有的“佛”、“ 医”新模式,发挥其康复医学的优势专长,建设交大一附院康复患者全生命周期云管理平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康复医学服务。项目聚焦于康复医学智慧应用,利用了“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创新开展了全周期康复管理,智慧健康管理与养老的新模式。
康复科通过“云”平台和移动端,迅速实现康复信息化全覆盖,结合“互联网+”、移动设备、大数据管理、云计算技术,通过整合已有康复信息资源,创建一套支持康复医疗整体运营及管理的统一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系统化康复患者全生命周期云管理平台。
落地实现,康复患者全周期数字档案的创建,康复医学技术的标准制定,三级康复医疗体系的建立,社区康复及居家康复的线上线下管理,疾病后康复管理转化为数字疗法普惠大众。
通过互联网+康复患者全生命周期云管理平台,完善了交大一附院康复医学科与社区间的智慧健康业务协作,发挥了交大一附院康复医学科的技术辐射和带头示范作用,同时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服务能力,通过远程音视频、康复知识库、结构化表单、质量控制、基于移动端的医生&患者应用程序,其中包括康复健康档案管理、数字疗法服务和为老年患者、残疾患者及有需要的康复患者提供的家庭医生服务等智慧应用的开展,实现了智慧健康管理与养老的新模式。
由移动医疗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发起,全国 40 个省市相关协会学会、行业机构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智慧医疗创新大赛”定于 9 月举办。旨在积极响应“健康中国”、“人才强国”战略和“数字中国”政策规划引导,发挥大赛创新导向作用,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意识、普及与推广创新成果,积极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驱动服务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数字技术创新重大突破,应用创新全球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