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单位:浙江大学
联合参赛单位:杭州贝安云科技有限公司
参赛人员:杨茹莱、陈胜潜、赖文锋、葛世皓、李超、邱克浩、陆夏立、唐洪云、王盼
目前,我国出生缺陷三级防控体系存在防控网络之间横向信息互不相通,产前筛查诊断网络和新生儿筛查网络纵向覆盖面不完全、医疗机构与社区病源跟踪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为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推进医疗健康与信息技术的创新融合、提升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应用和创新水平及解决以上现实存在的问题,浙江大学及其联合参与单位特组建项目攻关团队,采集“孕前-产前-生后”三级防控体系需求,分析体系中存在的难点、痛点,邀请三级防控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专家进行多方论证,参考国外现行模式,制定符合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浙江大学及其联合参与单位希望通过执行该方案,纵向完善强化妇幼健康宣教、产前筛查与诊断、新生儿疾病筛诊治与救助、儿童保健等垂直管理体系,横向贯穿连通出生缺陷三级防控的孕前、产期、生后等阶段,有机整合大数据管理、标准化管理、医疗技术应用、分级诊疗、智能转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随访救助等出生缺陷防控关键技术,构建可覆盖省级区域的重大出生缺陷三级防控信息化体系,实现出生缺陷综合防控。
目前,我国“孕前-产前-生后”出生缺陷三级防控网络之间信息互不贯通,产前筛查诊断网络和新生儿筛查网络纵向覆盖面不完全,医疗机构-社区病源跟踪服务体系不健全,三级防控协同不足,出生缺陷防控普及率及效率有待提升。
重大出生缺陷三级防控系统集筛查、诊断、治疗、救助、随访等流程于一体,形成信息闭环。该系统通过整合“互联网+”技术,帮助三级防控体系落地下沉,直接对接群体,使不同地区、不同病种的病人得到系统化的、贯穿“孕前-产前-生后”的全链条服务,建立“互联网+医疗”模式。该模式打破原有业务及信息壁垒,建立分层、高效、序贯式的数字化联动防控机制,有效提升我国出生缺陷防控水平、降低我国出生缺陷患儿出生率。
通过推广与普及“重大出生缺陷三级防控智能信息系统”,将纵向延伸产前筛查与诊断、新生儿疾病筛诊治与救助等垂直体系,横向贯通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体系,实现不同医院间的信息互通共享,高效完成出生缺陷筛诊治、救助、随访一站式服务,有效提升我国出生缺陷防控水平,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及就诊效率,节约社会资源,避免经济浪费,最终,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点击查看视频
由移动医疗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发起,全国 40 个省市相关协会学会、行业机构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智慧医疗创新大赛”定于 9 月举办。旨在积极响应“健康中国”、“人才强国”战略和“数字中国”政策规划引导,发挥大赛创新导向作用,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意识、普及与推广创新成果,积极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驱动服务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数字技术创新重大突破,应用创新全球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