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健全机制,持续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傅卫介绍,信息技术应用是赋能基层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如远程医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技术在提高基层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国家一方面指导各地加快基层信息化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水平,更好适应群众基层就医需求。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建立完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为基层提供远程会诊服务,目前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已覆盖所有市、县,并向社区和乡村机构延伸覆盖。监测显示,全国70%以上的卫生院已与上级医院建立稳定的远程医疗协作关系。
二是推进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技术在基层的应用。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通过辅助诊疗系统应用为基层全科医生、乡村医生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决策支持,提高了基层机构电子病历规范化水平和诊疗服务质量。截至2023年底,27个试点县的基层机构通过辅助诊疗系统已提供诊断建议2600余万次。除试点地区外,安徽、江西、宁夏等地也在全省区范围推广辅助诊疗系统基层应用。
三是加强数据互通共享和业务协同。今年重点推动各地统一县域医共体信息系统,推进县域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建设,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其中县域医学影像中心已覆盖50%的乡镇卫生院。一些地区通过建设区域审方中心,开展处方前置审核和处方点评,加强药事管理,让群众在基层放心用药、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