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西藏日喀则

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今年是山东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近日,来自省内6家医疗机构的21名医师赴西藏日喀则市开展巡回医疗义诊活动,把山东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了日喀则各族群众的家门口。2024山东“西藏光明行”活动同期启动,将光明照进了日喀则各族群众的心中,取得了“百姓群众受益、党委政府满意”的预期效果。

巡回诊疗,把健康送到百姓家门口

“听说山东来了很多的专家医生,我也是过来看病的。我患胃病很多年了,刚刚专家看了后,他们说的跟我的病情很吻合,建议我去上级医院做进一步的影像检查。”日喀则市南木林县拉布普乡普村居民白玛曲旦表示,总觉得自己不是什么大病,去市里看病也麻烦,想着抗一抗就过去了。听山东专家的,不能把小病拖成大病。感谢他们来到南木林县。

像白玛曲旦一样,当地许多居民闻讯赶到日喀则市南木林县中心医院义诊现场,有的村民还特意带上病历本和各类检查报告,寻求专家帮助,咨询各类健康问题。

山东医疗队成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肝胆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李自强告诉记者,在高原地区,胆囊结石疾病高发,胆囊炎等消化道疾病也比较常见。整体来说,当地群众对健康的需求还是十分迫切的。

 

山东医疗队到达日喀则后,努力克服高原缺氧、胸闷气喘、头疼乏力等身体的不适,迅速投入到白朗县、南木林县的巡回义诊活动中,为当地百姓送医送药送健康。此次赴藏的山东医疗专家涵盖眼科、内、外、中医等多个专科,他们发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精神,耐心细致地为当地各族群众开展疾病检查和健康指导,并专业、权威地提出合理化建议,累计为500多名当地群众进行了常见病、多发病的筛查诊治和健康咨询。

据悉,山东援藏始终关注关心日喀则各族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制定了一系列的帮扶举措,开展了一系列帮扶活动,切实让日喀则的群众不离乡、不离土,享受到了与山东省市民同质化的健康服务,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称赞。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也使这里紫外线辐射异常强烈,导致青藏高原上老百姓眼部疾病高发。

6月24日上午,山东省第十批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组会同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省保健局、省对口支援办公室、省医师协会等单位共同发起的“鲁藏一家亲 共圆健康梦”2024山东“西藏光明行”在日喀则市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现场,齐鲁制药慈善公益基金会向日喀则市藏医院捐赠了价值3万元的医疗物资,日喀则市藏医院回馈了锦旗表示感谢。此外,山东省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医师协会向山东省第十批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组发放了慰问品。

 

据了解,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选派的7名眼科手术专家和护理人员组成医疗队,携带先进的眼科手术设备及手术耗材药品,为桑珠孜区、聂拉木县等四县筛查近400名眼疾群众。

“今天人很多,但是医生们不怕辛苦地过来看,帮老人家看眼睛,效果很好,很感谢!”日喀则市白朗县嘎普乡马岗村居民次仁说道。

“此次筛查主要涉及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病、眼底病等眼科疾病,计划为130多名家庭困难的白内障患者和斜弱视患儿进行免费复明手术。”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四病区主任马先祯如是说道。

自2016年以来,山东“西藏光明行”活动已累计筛查患者4万人次,实施斜视、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3000余例,被藏族同胞亲切地誉为“建在老百姓心坎上的工程”,成为山东援藏工作的亮点工程,为推动鲁藏两省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发挥了积极推动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山东医疗专家无私奉献的责任担当和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

民生是最大的援藏,山东援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民生,扎实推进民生援藏、医疗援藏,让援藏工作真正“援”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暖到老百姓的心窝里。

援藏“医”线,优质医疗守护雪域高原百姓健康

总有一种情怀让人无限敬仰,总有一种精神让人肃然起敬。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心用情奋战高原,只为神山圣湖更加美丽,只求西藏人民幸福安康。

多年来,山东省一直把民生医疗援藏作为重要支持方向,竭尽所能为增进日喀则各族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援藏工作把帮助各族群众解决事关切身利益的难事摆在重中之重,多干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普遍受益、持久受益的“暖心工程”。

今年是山东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自2019年起,山东开始派出“组团式”医疗援藏队伍,在医疗就诊方面帮助日喀则市克服了诸多困难,当地诊疗救治水平也得到明显提升。

“按照国家的部署,从1995年第一批援藏开始,山东医疗援藏先后开展了光明行白内障救治,先心病的救治以及(治疗)包虫病和精神疾病的项目。30年来,有350余名专家来到日喀则,克服了高原反应的不适,缺氧的环境,为当地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山东援藏干部,日喀则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海立如是说。

受援地有所需,援藏有所应。据记者了解,作为山东援藏“十四五”期间单体投资最大的医疗项目,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及院区改造项目于2022年5月将投入使用,总投资规模达到4000多万元。

山东援藏带给日喀则的变化除了“硬件”设施,还在于“软件”——医疗技术、医疗人才。目前,在第十批山东援藏干部人才队伍中有11名医护人员,在对口帮扶的5个县区人民医院有34名援藏医生,涵盖了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麻醉科、检验科等相关专业。原先很多无法开展的诊疗科目得以开展,同时还为当地培养了涵盖妇科、产科、儿科等一批医疗人才骨干队伍,真正将“输血”变为“造血”,留下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

从渤海之滨到青藏高原,鲁藏情深“医”线牵。山东“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用丰富的医学知识、过硬的医疗技术、先进的医学理念,提升受援地整体医疗救治能力,守护高原各族百姓健康,持续增加当地百姓在卫生健康领域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