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承办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3)协办单位:中国互联网协会智慧医疗工作委员会、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5G应用产业方阵智慧医疗工作组、世界卫生组织(WHO)数字健康合作中心、智能体育设施及产品标准推进委员会
(1)“人工智能+”医疗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智能问答、临床专病专科智能辅助决策、智能医疗文书生成、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医学影像数据智能辅助质控、基层全科医生智能辅助决策等。
(2)“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及药事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智能药物研发、智能药物临床试验辅助、临床用药智能辅助、中医药智能管理服务等。
(3)“人工智能+”医保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医保智能审核、医保智能核算、商业健康险智能设计等。
(4)“人工智能+”医院运营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医疗文书质控辅助、智能医疗质量管理、智能医务人员管理、智能物流管理等。
(5)“人工智能+”医学教学科研。包括但不限于医学教学智能辅助、医学智能仿真实验、医学教育患者虚拟人、智能患者招募、虚拟临床试验、智能研究型病房、医学科研智能辅助等。
(6)“人工智能+”健康养老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慢性病管理、智能运动健康管理、智能中医健康管理等。
(7)“人工智能+”医疗信创。包括但不限于采用国产自主可控的算法框架、AI算力、应用工具,以及支持基于国产医疗健康数据训练、符合医疗健康数据存储处理要求的模型、智能体等。
参赛选手可登录大赛官网https://ailh.isc.org.cn/进行线上申报。(企业参赛报名使用教程见附件2)
(二)赛道初赛
(1)时间:8月下旬
(2)举办地点:线上
(3)工作要求:组建不少于3人的初赛评委专家团队,将参赛作品平均分配给专家。专家依据提供的评审标准在线上平台对作品进行打分。
(三)赛道决赛
(1)时间:9月上旬
(2)举办地点:线下
(3)工作要求:进入决赛的参赛团队,对申报书进行完善和优化,以PPT形式进行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现场汇报,并接受现场专家提问。决赛评委专家组根据答辩情况进行决赛的综合评审。
(四)全国总决赛(9月下旬)
组织专家对入围项目进行评审,最终评出总决赛获奖项目。
(五)颁奖仪式
在协会第四季度举办的2025“AI中国”发展大会上为获奖团队、优秀选手及突出组织单位颁奖。
2. 参赛团队需遵守大赛规则,对所有报名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不得存在任何虚构、篡改、伪造等不实内容,一经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参赛资格。
3. 应用类赛道申报项目的创意、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等知识产权应归属参赛单位,凡申报需签订承诺书,不得存在抄袭、剽窃他人成果,或侵犯任何他人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且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否则将取消参赛资格和成绩。
4. 具体参赛项目名称由参赛团队自行拟定,需符合赛道要求、法律法规、公序良俗相关规定。
5. 评审期间,参赛团队须按照大赛组委会的要求补充提交参赛项目有关材料。所有已提交的相关材料原则上不予退还。
6. 报名参与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
李常来 1381115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