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与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牵头并依托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组织的“《面向医疗健康行业中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通用GPU芯片技术要求》和《面向医疗健康行业中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通用GPU芯片测试方法》标准研讨会”成功召开。本次会议邀请到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湘雅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衢州市卫生健康发展中心、北京邮电大学、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云南省肿瘤医院、福建省立医院、重庆大坪医院、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银川市数字介入医学协会、沐心数智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上海会畅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单位的专家代表参加。
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可有效支撑医疗AI大模型在医学影像、诊断辅助和药物研发等领域的深度应用,解决当前医疗AI算力基础设施面临的兼容性、可靠性等瓶颈问题,为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产业落地”的医疗AI创新生态提供支撑,最终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健康行业的有机融合。
在随后的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医疗健康行业中人工智能驱动的通用GPU芯片的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标准展开了深入研讨。来自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产业界的代表结合各自在医疗AI应用、芯片研发和标准化建设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诸多建设性建议。讨论焦点主要集中在:
技术规范与医学适配性:标准聚焦医疗场景需求,明确医学影像处理、多模态数据融合等关键技术指标,确保芯片架构设计与临床诊疗、基因组分析等医疗AI应用深度适配。
测试方法与性能验证:专家们重点探讨了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测试体系,包括CUDA版本兼容性、推理框架一致性等关键技术指标的验证方法,以及针对医疗场景的特殊测试要求。
安全合规与风险防控:会议特别关注了技术标准中可能涉及的专利法律风险,并就如何规避专有技术限制、确保标准合规性进行了深入讨论。
下一步,中国信通院将与各参编单位紧密协作,充分吸纳本次会议的研讨成果,进一步完善标准内容,为促进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信息来源: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