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逻辑的本质是“用专业协作替代对抗,用目标对齐替代分歧”,既能让信息科更高效地管理需求,也能让临床感受到“需求被重视、问题有回应”,最终实现“技术支撑临床、临床反哺技术”的良性循环。

以下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01.需求反馈篇

把“这个系统做不了”改成 → “您需求的XX功能目前系统逻辑需要优化,我们一起看看有没有替代方案?”

把“你提的需求太模糊”改成 → “您方便补充下具体使用场景吗?这样我们能更精准匹配功能。”

把“我早就说过不行”改成 → “之前类似需求在XX科室实践时遇到过瓶颈,我们可以参考他们的调整经验。”

– 把“等通知吧”改成 → “预计3个工作日内给您初步方案,我同步拉群跟进进度。”

02.进度沟通篇

把“没空做”改成 → “当前优先处理急诊系统升级,您的需求排在下周X启动,需要提前协调资源吗?”

把“这问题解决不了”改成 → “硬件兼容性可能存在限制,我们测试过XX方案,您看是否符合使用场景?”

把“你别催了”改成 → “进度卡在服务器配置环节,我今天下班前同步最新节点给您。”

把“我不清楚”改成 → “这块由运维组负责,我拉您和组长对接具体技术细节。”

03.协作优化篇

把“你操作有问题”改成 → “这个模块更新后流程变了,我录个操作视频给您演示?”

把“临床就会提难题”改成 → “您提的需求很贴合实际,我们正好借此优化系统底层逻辑。”

把“只能这样用”改成 → “如果调整XX参数,或许能在现有框架下实现更多功能,您愿意试试吗?”

把“又来提需求”改成 → “新需求和电子病历升级项目有联动,我们可以合并规划提效。”

04.确认共识篇

把“就这样定了”改成 → “方案发您啦,标注了3处需要和您确认的细节,方便今天下午对一下吗?”

把“你听我的就行”改成 → “我们模拟过3种场景,您更倾向于兼顾效率还是数据完整性?”

把“别改了,麻烦”改成 → “如果频繁调整字段,可能影响数据接口稳定性,您看核心需求是否可以聚焦这2点?”

把“肯定不行”改成 → “XX功能实现需要跨部门审批,我们先整理可行性报告再推进?”

沟通逻辑核心

用协作替代对抗:避免“不行”“做不了”等否定词,改用“优化方案”“联动规划”等建设性表达;

聚焦共同目标:将需求拆解为“场景+痛点+预期”,例如“护士站扫码登记慢”转化为“优化PDA扫码模块,目标缩短至3秒/次”;

专业兜底信任:涉及技术瓶颈时,同步提供替代方案(如“硬件暂不支持,但可以用XX功能临时过渡”),减少临床的无助感。

信息来源:韩工的技术菜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