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国家数据局公布两项健康医疗领域先行先试项目名单
8月28日,国家数据局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正式启动第二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工作,从区域、领域两方向支持建设和运营数据基础设施,通过试技术、试支撑、试标准、试机制,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其中,卫生健康领域包括“健康医疗行业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浙江省医疗健康行业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三统一·联邦智能’疾病预防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当天,国家数据局还启动了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先行先试工作,加快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步伐,促进“人工智能+”行动落地。其中,公示了医疗卫生领域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先行先试名单。(国家数据局)
国家卫健委:统筹集约建设数字健康基础设施,鼓励各地创新AI应用
8月28日,国家卫生健康发布《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0684号(医疗卫生类051号)提案答复的函》对《关于加快构建一体化医疗大数据市场推动医疗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提案》进行答复。函件称,下一步将统筹集约建设数字健康基础设施,推动建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安全可控的全民健康信息服务体系。鼓励各地创新人工智能应用。会同国家数据局推动卫生健康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推进医疗卫生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和开发利用。(国家卫健委)
国家卫健委推动残疾人友好医疗机构建设
8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中国残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残疾人友好医疗机构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改善残疾人就医感受,提供无障碍信息交流。挂号、叫号、缴费等自助公共服务终端设备,具备语音、大字等无障碍功能,或保留现场指导、人工办理等传统服务方式。提供多渠道挂号服务,完善电话、网络、现场预约等多种挂号方式,畅通家人、亲友、家庭医生等代残疾人预约挂号渠道,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国家卫生健康委)
地方
上海“人工智能+”行动项目启动申报
9月2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通知,宣布开展2025年度上海市“人工智能+”行动项目申报工作。目标是到2027年底,打造不少于10个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不少于100项核心技术突破,建设不少于200个具有标杆性的示范应用项目。其中提到,将支持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研发与应用,支持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低空飞行、增材制造、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支持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养老托育等场景应用。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医疗康养等重点领域打造应用示范标杆场景,落地创新场景应用。(上海市经信委)
全球首个出生缺陷防治大模型在银川发布
8月29日,在第七届中阿博览会卫生合作发展会议上,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联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与神州医疗共同研发的世界首个出生缺陷防治大模型“慧育童行”AI大模型正式发布。“慧育童行”大模型核心优势在于“既懂专业,又贴需求”。模型以DHC+DeepSeek为双引擎,搭建了覆盖结构与功能性出生缺陷的“分类知识库”“双端智能问答系统”和“全链条辅助治疗系统”三大核心功能模块,通过标准化表单串联“诊断—治疗—随访”全流程,整合全球最新诊疗指南和高水平临床研究实践,提高出生缺陷疾病诊断效率和准确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
医院
韩国47家大型医院接入国家电子病历系统
韩国期待不久后国人将能够通过移动应用程序My Healthway访问大型医院的医疗记录。本月,韩国卫生福利部将完成该国所有47家三级综合医院与My Healthway的连接工作。这款移动应用程序使韩国人能够查看自己的诊断结果、影像和病理检查结果、用药情况、过敏信息和手术记录,还能管理健康检查结果以及孩子的免疫接种日程。它还提供附近24小时营业的医院和药店的实时信息。预计到8月底,将有包括综合医院和诊所在内的1264家医疗保健机构接入这一系统。(CHIMA编译)
武汉首发妇儿健康AI大模型
9月4日上午,“妇儿健康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暨武汉‘智动’大模型发布会”在武汉举行。活动现场,实验室正式揭牌,国内首款“智动”大模型同步发布。该模型聚焦儿童抽动障碍与ADHD,整合武汉儿童医院临床数据及全国案例,借武汉云核心技术实现疾病全周期闭环管理,提升诊疗标准化与可及性。同时,国内首个“围手术期AI质控智能体”亮相,可核查流程、识别规范并预警,助力医疗质量提升。(武汉儿童医院)
产业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