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中国医院协会发布数字医疗发展蓝皮书
9月13日,在2025首都国际医学大会上,《中国医院数字医疗发展蓝皮书》发布。据介绍,该蓝皮书深度分析了医学六大核心领域的最新进展,特别聚焦消化、肝病、药学三大临床领域,汇聚了众多最新的数字化实用案例,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该蓝皮书通过多维度、全面分析案例,为中国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案例和理论支撑。(健康报)
10大类32项!两部门公布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项目
9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公布了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项目名单,共32个项目入围。要求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民政厅(局)加大对入选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动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赋能银发经济发展。32个项目涉及情感陪护、康复支持、生活照料、移乘转运、辅助行走、二便护理及助浴、健康管理、智慧环境、护理协作、多场景应用等十大类。(工信部)
地方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第七届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医疗应用场景)决赛落幕
9月14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隆重举行期间,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指导、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主办的第七届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医疗应用场景)决赛在北京举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MIRACQ手术协同机器人”斩获一等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3个项目荣获二等奖;北京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的6个项目荣获三等奖。(北京医管)
河南出台方案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9月15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河南省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以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按照目标,到2027年,河南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6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和创新应用示范区。《方案》提到要加快大模型在药物智能筛选、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药物合成工艺优化等领域应用,提升药品研发生产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打通生物学数据、医疗健康数据壁垒,加强中医药大模型构建和训练,攻克中药产品一致性难题。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诊断检测、脑机混合、肢体智能康复等领域应用,提高医疗器械特异性和灵敏度。(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浙江:AI医疗、脑机接口、互联网诊疗全面纳入医保
9月10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浙江省医疗保障局等13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消费 更好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的若干举措》,提出12项重点举措,到2030年,全省健康消费供给更丰富、服务更优质、场景更多元,健康服务消费每年增加100亿元以上。其中提到,创新AI医疗健康服务。推进医疗健康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完善AI医疗健康服务相关诊疗技术规范,逐步建立健全服务收费和医保支付等支持政策。此外,还将发展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护理,提供线上复诊、上门康复、居家护理等服务;促进电子处方流转,提供互联网医药服务,满足便捷医药服务需求,符合条件的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浙江省卫生健康委)
上海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锚定八大赛道,AI成焦点
9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全链条发展行动方案》,以推进上海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重点发展高端医学影像产品、高端植入介入产品、高端手术系统、高端体外诊断产品、高端放射治疗产品、高端康复治疗产品、高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以及未来新型创新器械。其中包括智能医学影像诊断软件、手术导航系统、医学智能体、医疗具身智能机器人等产品,以及类脑智能产品、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等产品。此外,重点任务提出,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及应用。加快构建高质量生命健康语料库,推动医疗器械相关垂类大模型研发应用。加快智能辅助决策知识模型和算法研发应用,推进重点产品智能化升级。(上海市人民政府)
医院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儿科研究所)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首都儿科研究所所长张建与华为北京政企业务部部长宋保民代表双方签约。华为将凭借自身在ICT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与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共同打造未来数智医院新标杆。通过共建“智慧医院数字底座”,整合物联网、边缘计算和AI算法,实现医院设备的智能管控和调度。结合首都儿童医学中心重点学科,建立儿科专病大模型,并通过信创实验室联合创新,针对操作系统与硬件的深度融合、信创应用的拓展等进行研究,推动信创产品从“可用” 迈向 “好用”“易用”,助力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打造国内领先的智慧医院。(新华网)
中山医院元医疗模拟实验室启用
9月15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元医疗模拟实验室正式启用。实验室以“行业前瞻技术应用探索与模式孵化”为核心定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串联从门诊到院后管理的诊疗全流程,系统呈现智慧医疗创新形态。其以实景沉浸式体验,集中展示医院在数智化建设中的成果——从门诊智能导诊、手术室精准导航,到重症监护室实时预警、医技检查智能分析,更延伸至术后虚拟随访,生动体现人机融合连续性诊疗、医教研管全场景智能化及虚实融合健康管理等先进理念,其中元心内诊室的 3D 手术模拟、元专家会诊室的跨地域协同等场景尤为亮眼。(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产业
最新报告提出“智能医疗健康机构蓝图”
近日,毕马威发布了《智能医疗健康:人工智能驱动转型与价值重塑》报告。报告指出,尽管AI技术已在临床诊断、管理自动化和患者服务等多个场景中开展试验,但多数医疗机构仍难以实现规模化落地,真正释放AI价值。报告提出了智能医疗健康机构蓝图——智能医疗健康机构利用先进的技术、个性化的体验、数据驱动的见解和自动化的操作来提升效率、促进创新和增强韧性。将人工智能大力融入价值流、能力中心和流程,可有助确保顺畅的患者互动、稳健的风险管理以及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
夸克公开国内首个覆盖全阶段医师考试的健康大模型测试集
9月16日消息,夸克将其训练健康大模型的医师考试测试集悉数公开,这是国内首个覆盖全阶段医师考试的大模型测试集。此前国内一直缺少一款时效性高、覆盖面全的医师考试测试集。夸克本次公开的医师考试测试集覆盖执业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全阶段考试,精选普通内科学、普通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12门核心学科,共计约7600道题,真题部分均取自2024年最新考试。(夸克)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