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家医院收入超百亿元,均实现增长。瑞金医院收入 162.49 亿元,增长 9.07%,排名第一;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收入 110.14 亿元,增长 18.85%,增幅最高。收入超 50 亿元的医院共 23 家。
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收入 9.91 亿元,增长 94.39%,为增幅最高。增幅前十中,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入 49.42 亿元,增长 26.06%;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收入 24.02 亿元,增长 24.41%。
收入下降的医院中,安徽省立医院收入 94.24 亿元,下降 1.83%,为体量最大;上海市口腔医院收入 6.4 亿元,下降 33.25%,降幅最大。
39 家收入增长,最高增幅 41.56%;44 家收入下降,占比 53%,最大降幅 59.48%。
收入最高:北京安贞医院 101.97 亿元,增长 2.5%。
收入超 50 亿元共 9 家,7 家在北京:安贞、友谊、朝阳、积水潭、天坛、宣武、同仁。宣武下降 2.58%,天坛下降 0.27%,其余 5 家增长。
天津肿瘤医院 64.9 亿元(第四)、河北医大二院(第七)均下滑。
44 家下降医院中,21 家降幅超 10%;山西地方病防治研究所附属医院降幅最大,为 59.48%,收入 0.11 亿元。
降幅超 10% 的 21 家里,12 家位于天津;天津多家医院决算说明指出,2024 年填报口径剔除非财政拨款结余及专用结余,致账面收入减少。
体量较大的高增长医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43.9 亿元,增 24.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47.72 亿元,增 13.69%。
西南地区(渝、川、滇、黔)66 家直属医院 2024 年决算:
46 家收入增长,占比 69.7%;整体收入低于华东、华北。
收入最高:四川省人民医院 87.84 亿元,增长 7.2%。
排名 2–4 位:重医附一院、贵州省人民医院、昆医附一院;前十家四省市分布均匀。
增幅最高:川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542.43%,因 2022 年末运营危机、2024 年获专项偿债资金。
贵州省中医医院增幅 466.38%,因 2023 年仅 11 天收入基数。
体量较大的高增长医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43.9 亿元,增 24.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47.72 亿元,增 13.69%。
15 家收入增长,18 家下降。
收入超 50 亿元仅 3 家,15 家不足 5 亿元。
收入最高:中国医大盛京医院 89.71 亿元,降 1.66%;中国医大附一院 87.21 亿元,降 9.8%。
增幅最高:辽宁省妇幼保健院 72.43%;锦州医大附属口腔医院 58.34%,收入 0.6 亿元。
体量较大的增长医院:大连医大附一院 51.84 亿元,增 13.74%。
医院收入整体偏低,近3成收入下滑
西北地区(陕、青、宁)32 家直属医院 2024 年决算:
10 家收入下降,最大降幅 27.95%。
收入超 10 亿元 10 家,不足 5 亿元 13 家。
最高:宁夏医大总医院 69.53 亿元,增 5.54%;陕西省人民医院 41.6 亿元,增 2.09%。
22 家增长,增幅最高:宁夏中西医结合医院 3.72 亿元,增 42.21%;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 9.64 亿元,增 34.31%。
降幅最大:青海油田医院 1.6 亿元,降 27.95%;青海省人民医院 19.99 亿元,降 20%,为实际减少额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