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全国智慧医疗创新大赛由全国 30 多个协会学会相关单位联合主办,累计传播曝光量超亿人次,800 多个队伍及相关医院、企业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临床专家三万余人。大赛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公益”的组织原则,发挥大赛创新导向作用,实现激发创新活力、增强产学研用创新意识、普及与推广创新成果的目标。
业务方向类二等奖
项目名称:5G应急通讯箱参赛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参赛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州珠江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赛人员:陈晏湖、张武军、刘翰腾、曾枫桦、林冬、马治远、温伟军
在疫情期间,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可是由于医疗专家组都集中在湖北等疫情重灾区,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使得部分重症患者难以得到更好的治疗。另一方面,在恐慌情绪的蔓延下,许多群众稍微有不适就跑到医院去看诊,加重医疗机构负荷,当地医护人员高速运转、疲惫不堪,同时,加大了就诊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现有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也暴露其移动性和便捷性有待提升等问题,限制了远程医疗服务的应用场景。为此,研发便捷易用的远程医疗系统不仅是此次疫情对抗的需要,更是国家应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更加是现代社会应对公共卫生服务突发事件的必然趋势、内在要求。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及工信部发布了《关于组织实施2020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宽带网络和5G领域)的通知》,提出面向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5G智慧医疗系统建设,为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提供了依据。便携式应急协同箱作为远程医疗系统的核心终端设备,要考虑远程应急协作的场景,在软件、硬件、网络层面应用新技术,实现应急协同的高度便捷与可靠。(1)项目充分考虑应急场景需求,使用了5G、区块链、北斗卫星定位等新兴技术,解决了现有应急场景中的网络通讯、精准定位、信息安全问题。是国内首次将此类新技术集成应用于应急协同场景。(2)项目构建了软硬一体化的便携式应急协同箱,高度集成、方便易用,解决实现了“随拿随走,随开随用”。

应急协同箱充分运用5G技术、区块链技术、北斗定位技术、可穿戴式视讯通讯技术等技术,突破了应急场景下的远程医疗应用限制。保障救援小队可时刻与应急指挥总部互联、音视频互通、医疗数据安全互通,获得后方的应急指挥支持与远程医疗支持。有效提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件的救援效率。是探索新技术应用于灾难紧急救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远程急救等应急场景的典型示范。

点击查看视频
第六届全国智慧医疗创新大赛开启报名
 

由移动医疗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发起,全国 40 个省市相关协会学会、行业机构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智慧医疗创新大赛”定于 9 月举办。旨在积极响应“健康中国”、“人才强国”战略和“数字中国”政策规划引导,发挥大赛创新导向作用,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意识、普及与推广创新成果,积极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驱动服务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数字技术创新重大突破,应用创新全球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