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智慧医疗创新大赛由全国 20 多个协会学会相关单位联合主办,深化行业影响、提升赛事规模与深度,推进我国智慧医疗创新生态建设与发展。大赛以“赛事、展示、论坛”的模式,探索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创新应用,进一步挖掘优秀项目,加速产业和人才双发展。推动智慧医疗、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维进智慧医疗创新生态圈发展,为“健康中国”贡献创新智慧,打造智慧医疗创新的“中国模式”。
项目名称:中医远程诊疗云平台
参赛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联合参赛单位: 南昌云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西师范大学
参赛人员:姜磊
项目起源:本项目源于我院于2018年上线的微信小程序,实现了在线门诊挂号、缴费、排队等一系列便民医疗服务,获得患者一致好评,也收获了很多热心患者的更多建议,其中各地市远程患者对于复诊还需要线下跑腿的看病的意见尤为突出,很多患者仅仅是为了能够开取处方单拿药,需要花费大量交通住宿费用,更重要的是浪费大量时间。
根据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及卫建委《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我院创新建设了“互联网远程就诊”项目,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建设了以远程挂号、在线视频复诊、在线开单(处方单)、在线审方、药品快递为核心功能的中医云平台,根据中医特色,我院中医云平台还建立了“我要热敏灸”、“互联网+护理”等极具中医特色的小程序矩阵,为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护理知识、收集患者相关数据、提供智能健康评测、专家远程视频护理指导等特色功能,另外还将额外提供中英文切换功能,将中医文化推广到全球。
痛点、难点:一:宣传难:一直以来,我国传统中医文化和诊疗都被披上一层神秘面纱,无法在国际乃至重要事件上发挥重大作用,不被全球乃至国内患者所信赖;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系统,刘琦书记以及易省长亲自到我院指导工作,指出本次疫情对我省中医药系统既是压力,也是机遇和挑战,希望江西省中医院积极应对,制定出预防、救治和康复的有效的中医药方案,为患者带来福音,为人类做出贡献。
二:复诊麻烦:其次中医系统更加注重长期调理,而以往患者在我院专家诊断后,过一到两周,还需要到医院复诊,根据身体状况在做下一步诊疗,对于地市以及外省患者而言,意味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费用在往返路程以及住宿上,费时费力。
三:无法居家调理:中医特色护理、调理,比如热敏灸等,是需要长期坚持多次完成,适合居家日常护理完成;患者没有医生指导,无法在家完成,因此需要线下跑腿,每周2到3次到医院;
思路、方法:需要解决上述中医系统存在的各类问题,需要整体系统考虑,充分抓住机遇,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破解难题:
一、充分采用移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头条抖音等新媒体传播特性,以及直播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手段,弘扬中医文化; 接受新冠肺炎这样的重大事件的挑战,抓住机遇发挥中医系统重大作用,目前中医系统已经被全球众多国家所接受,江西省中医院不仅仅作为省内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还输出到国外,比如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在线复诊挂号、视频诊断、在线开单、在线审方、药品快递的互联网诊疗系统,实现患者足不出户,在家轻点手指,即可像网购一样完成复诊以及药品到家一系列医疗服务。
三、积极响应互联网+医疗国家政策,构建互联网结合中医特色以及科室特点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比如“我要热敏灸”“护理网护理”小程序就是我院推出的中医特色互联网服务,将中医如何防治新冠肺炎等知识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且提供专家及护理远程视频指导等贴心服务。
创新点:一、 积极引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了在线图文问诊、视频问诊、智能问答和智能在线评测等创新医疗服务。
二、 在国家大的政策指导下,先试先行,快速迭代,在整体互联网医院大的框架下,优先上线互联网诊疗、图文视频问诊、远程护理指导等创新业务。
在全国大的互联网医院建设浪潮中,我院坚持走中医特色互联网服务,结合中国特色,创新推出“我要热敏灸”“中医远程护理”等极具中医特色的医疗服务。
推广及意义:本项目在于创新性的构建了一整套中医特色的在线诊疗云平台,结合国家互联网医院大的背景、中医特色、科室特色,逐步试点各科室互联网诊疗服务模式,为将来大的互联网+中医医院探索,积累宝贵经验。
本项目目前已经成功在江西省中医院试运行,并逐步推广;如果能普及到全省各中医系统,乃至全国,对于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国粹精神,有着重大意义,使得中医系统在应对新冠肺炎等各类重大事件时,发挥重大作用。
第六届全国智慧医疗创新大赛开启报名
由移动医疗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发起,全国 40 个省市相关协会学会、行业机构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智慧医疗创新大赛”定于 9 月举办。旨在积极响应“健康中国”、“人才强国”战略和“数字中国”政策规划引导,发挥大赛创新导向作用,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意识、普及与推广创新成果,积极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驱动服务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数字技术创新重大突破,应用创新全球领先。